凤凰网首页 +关注凤凰影响微博 订阅双月刊

广发银行董事长董建岳:网络时代的金融新方法

2013年06月28日 23:15
来源:

字号:T|T
0人参与 0条评论 打印 转发

6月24日,《金融时报》刊发广发银行董事长董建岳署名文章《网络时代的金融方法》,对网络时代银行业生存和发展之道进行深入探讨,介绍了广发银行在网络金融领域的创新和探索。在文章中,董建岳指出,未来金融业的存在形式将由“资金流枢纽”变为“信息流枢纽”,通过网络和信息技术介入各个经济体的金融需求,提高整个市场的价值和效率,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,并在此过程中,推动金融业自身的转型。

全文如下

网络时代的金融新方法

2012年,传统胶片行业巨头柯达轰然倒下,由于对数码领域的长期忽视,不得不申请破产保护。无独有偶,连续15年雄霸全球的诺基亚手机,由于对移动触摸技术转型的犹豫不决,原有相当部分的市场份额迅速被其他品牌取代,风光不再。

我们已经不能回头地进入了网络时代。“这是最好的时代,也是最坏的时代”,一直以传统稳健形象示人的银行业应该如何应对?什么才是网络时代银行业的生存之法、发展之道?这是每一家银行都应该思考和探索的问题。

网络时代催生新型银行

基于“信息”这个价值核心,我们大胆地推断,未来银行的存在形式将由“资金流枢纽”变为“信息流枢纽”,通过网络和信息技术介入各个经济体的金融需求,提高整个市场的价值和效率,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,并在此过程中,推动银行自身的转型。

网络金融催生新的创新体制

日新月异的网络时代考验着银行的创新能力。创新不是一蹴而就的,也不是局限在单个业务领域的,而是持续、全面的。因此,银行要确立“小步快跑,快速迭代”的常态化微创新体制,在风险管控、产品研发、服务体验、运营操作等各个方面建立自我更新机制,持续改进,实现“学—做—改”的快速迭代。

网络金融催生新的组织形态

纵观目前的国内金融业,央行的“超级网银”迈出了一步,但还只是起步。构建成熟的网络金融体系依赖整个经济社会的信息和智慧,还需要打通各个壁垒畅通渠道。我们需要的是一种新的组织形态,将各家银行占有的原材料,即庞大的客户信息、客户信任、交易数据,通过一台“主机”进行生产加工,捏成一个拳头、建成一个平台,实现金融与网络的深层次融合。

网络金融催生新的衡量标准

什么样的银行才是好银行?网络时代对银行的衡量标准不局限于传统的规模和业务等硬性指标,如资产规模、网点数量等,而将更重视银行的“软实力”。软实力即影响力,创新能力就是核心竞争力,科技实力更是可持续发展的推动力。因此,银行从业人员均需要从思想根源上转变观念,用前瞻性的眼光看待网络金融的投入和产出。

网络时代的金融新方法

商业银行客户基础雄厚,交易数据齐备,在信息的获取上具有天然优势,如果能抓住信息这个核心,将其与银行的各项经营管理活动深度融合,就掌握了网络时代的制胜法宝。

(一)以数据为支撑,拓展银行业务。更专业的大型客户金融支持。对于大型客户,银行可利用信息技术,整合强化自身的专业优势,有效提升全面金融服务的能力。以广发银行2012年在中资银行中率先推出的环球交易服务为例,通过对企业经营行为进行数据分析,整合其众多业务和交易线条,可提供集团化、链条化的服务。一方面将大中客户的下属企业及上下游企业的财务状况、交易信息、金融需求进行采集和统筹分析,另一方面对银行产品进行优化组合,使客户从一个端口即可享受到全面、专业的金融服务,如贸易融资、现金管理、资产托管、企业理财等。未来,银行服务还将突破传统金融范畴,扩大到对企业整体的财务管理和决策支持,甚至成为大型客户的外部财务公司和管理咨询顾问。

更高效的小微企业信贷平台。小微企业资金需求往往具有“短、频、快”的特点,对银行审批效率要求较高。信息化为小微金融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持,银行可对特定行业、特定区域进行研究,并与电子商务、互联网社区等企业建立数据合作,形成丰富翔实的客户信用数据库,在此基础上运用数据分析工具选定若干针对小微客户的关键参数,建立标准化信贷流程,形成高效的批量作业信贷工厂。此外,银行可探索建立金融需求匹配平台,对众多小微企业开放,引入诸如搜索、导航或竞拍等形式,为供需双方提供投融资需求匹配服务,并促成客户之间的其他业务,使银行在信用中介的基础上增加信息中介的价值。

更贴心的零售银行服务模式。传统的零售银行服务基本上是被动应对的模式,即银行推出业务——客户匹配需求或客户提出需求——银行满足需求。网络时代的银行通过对客户精细分层并进行主动服务,将成为客户的贴身顾问、贴心伙伴。如,对账户有周期性进款的客户,在进款前后推送理财产品信息并提供购买链接;根据客户消费习惯,提供特定类型商品的信用卡优惠,并提供分期付款等附加服务;通过判断客户的风险偏好,有针对性地向客户推荐不限于银行自身的投资产品,如基金、信托等,并提供购买通道等。精准的客户管理不仅能提升银行主动服务客户的能力,也不会对客户造成信息过多的困扰,如果能达到系统化自动管理,还能大大降低银行成本。

(二)以渠道为依托,改善客户体验。渠道求“新”。智能终端的发展拓宽了金融服务的存在形式,银行服务正在逐步突破银行自有的各种设备,如传统物理网点、自助银行、智能银行等,将触角延伸至客户身边的每一台联网设备中,如网上银行、手机银行、电话银行等。随着交互技术的发展,智能终端的服务能力和普及程度都将继续提升,可以预见,这些新型渠道将成为未来金融的主渠道,目前各家银行纷纷积极试水手机钱包就是一大佐证。银行若能用好散布在每个客户手中的终端设备,这些冷冰冰的机器将成为客户随叫随到的客户经理、理财顾问,成为银行品牌的形象代表,新兴产品的营销前哨,并将使银行拥有持续的智能自学功能和自我调节能力。

渠道求“同”。在创新渠道的同时,若处理不好,渠道之间可能会形成新的壁垒,因此,渠道之间的有效协同,特别是虚拟和现实之间的无缝连接尤为重要。现阶段,相当部分银行客户仍然更为信赖传统渠道,且根据风险控制的要求,不少重要业务需本人到银行办理,传统柜台业务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仍会存在。为此,银行在深化渠道联动、提升传统渠道竞争力方面付出了大量努力,如,手机预约取号功能、在线填单功能,使电子渠道和柜台业务相互协同;而预约取现功能,则是将手机银行和自助设备联动起来。去年广发银行全国首推的“24小时智能银行”,能够提供自助开户、全天候远程人工服务等功能,是电子渠道和传统渠道融合的精品之作。

渠道求“精”。不同客户群体的金融需求千差万别,如果对每个客户可能涉及到的每个银行渠道都配备完备的功能,一方面造成资源的重复投入,提高银行的运营维护成本,另一方面难以将每个渠道的最佳效用凸显出来,甚至由于功能太多、界面复杂反而被客户弃用。渠道求“精”则是要根据不同渠道的特点,去芜存菁,突出重点,人性化地裁剪掉一部分功能。如手机具有便携的优点,但同时具有流量消耗大、屏幕相对较小的弱点,因此手机银行会强化“近场支付”等功能,但一般不搞金融橱窗陈列或积分礼品换领。当然,这类判断还应基于客户偏好,因此,我们的目标是做定制化的精简渠道,要让用户可以自主选择,或者由系统根据客户特征主动识别并作出裁剪。

(三)以网络为平台,转变经营模式。优化风控体系。网络时代对银行风险管理的效率和方法提出了新的挑战,也提供了有力的工具。以风险审批为例,网络工具强化贷前、贷中、贷后等的信息管理和控制,打通流通渠道,缩短在途时间,降低信息失真,提高审批效率;同时,减少人为干预,降低操作风险和违规风险。未来,银行还将建立起“现实与虚拟”相结合的客户评判体系,实现“不靠存单存折,不看房子车子”。如根据客户交易流水、用户评价等信息,结合某些必要参数,对客户风险情况进行专业的判断。在此基础上,银行既可直接为客户提供融资服务,也可在金融需求匹配平台上进行推荐,为客户开辟更宽的融资渠道。若此,银行在加强风险控制的同时,扩大了获客范围,并促进了社会资金的更优配置。

打造流程银行。分散受理加集中处理的后台作业模式是银行运营改革的趋势。银行将散布在各个网点、业务流程的零散操作通过网络集中到一个大后台进行处理,提高了客户体验的一致性,且极大地提高了效率,降低了风险,减少了成本。目前国内多家银行都参照国际先进经验,建立了后台运营中心,对资金清算、单证、放款、客服等占用大量人力和时间的流程,进行集中化、专业化的运作管理,大大提高了国内银行的综合实力。不过,后台运营业务集中只是建设流程银行的第一个步骤,随着技术的提升、改革的深入,商业银行将改变传统以部门、分行为单位的经营模式,发展出围绕业务流程的差异化、高效率运营管理体系,打造网络化的流程银行。

提升管理水平。要适应网络时代的市场特点和发展趋势,银行的改革不仅要外修于形,更要内炼于神,不仅要改革直接面对客户的业务模式,还要从核心的企业文化、战略制定、组织架构、内部管理等多个方面不断研习和革新,用契合网络时代特征的方法解决金融业的发展问题。当前新兴的网络小贷公司、电商金融服务等,都是网络时代催生的新兴金融形态;部分银行成立网络银行部、搭建网络贷款平台、试水电商业务等,也是顺应趋势的积极探索。在银行自身管理决策方面,无论是经济走势、行业趋势、同业动态等外部信息,还是战略执行、管理会计、数据归集等内部信息,甚至微观的具体产品、机构、人员信息,都可与网络技术结合,以提升管理水平和决策效率。

网络时代或许终结了一扇我们曾经习惯的“窗”,但它为我们开启了更多精彩的“门”。相信在众多金融同业的共同努力下,进入网络时代的中国金融业将从思索到行动,从试验到适应,从跟随到引领,开启一个勇立潮头的美好新世界。(作者为广发银行董事长董建岳)

版权声明:来源凤凰网商业的所有文字、图片和音视频资料,版权均属凤凰网所有,任何媒体、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、链接、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/发表。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、网站,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"稿件来源:凤凰网商业",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。

[责任编辑:李艺基] 标签:银行 网络时代 金融 
凤凰对话
热点资讯
热点专题
关于凤凰华南
凤凰新媒体
互动邮箱:hyjj@ifeng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