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造智慧生活模式
在当前轰轰烈烈的城市化运动中,旧建筑不断被摧毁,新建筑相继拔地而起,缺文化、缺美感、缺特色的“千城一面”成为中国城市化的悲剧。同时,有统计数据称:我国是世界上每年新建建筑量最大的国家,但建筑平均寿命只有25-30年,而英国的建筑平均寿命则达125年、法国是85年、美国是80年。
有着5000年文明的中国,要在摧毁历史中获得未来吗?当然不应该是如此!中国的城市化,不能以建筑短命、千城一面为代价。
城市化的最终目的,不是建造一座座大楼,而是要为人们打造更舒适、便捷、高效的生活与办公载体。因此,我认为,建筑本身应该具有历史感、时代感和归属感。
历史感,体现在对城市历史与文化的契合;时代感意味着,每一栋建筑都应该适应并引领一个时代;归属感,在于建筑的精神价值。
而绿地集团的每一座建筑都秉承“规划要符合时代的要求,更要满足民众对建筑的需求”的原则。这里其实也就是我前面说到的,建筑要有它的时代感和归属感。绿地“造城”模式也在这样的责任下逐渐升级——“智慧城镇”战略由此诞生,可以说这也是我心目中的建筑与生活。 [
详细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