月牙泉是鸣沙山中的一片绿洲
于我而言,敦煌,是个不需要理由来说服自己去的地方。好比梦想,就从来不需要理由。
随着祁连山支脉三危山在敦煌境内完结,河西走廊也在这一段终结于距敦煌市东南100公里的玉门关。在这河西走廊的最后一段,也就是从嘉峪关去敦煌的途中,戈壁滩上真的是风光无限,白色的盐碱地和红柳不时可见,也许有人会觉得千里戈壁枯燥单调,但懂的其中味道的人却自会欣赏王维诗中“大漠孤烟直,长河落日圆”的真境界。
敦煌,古名沙洲,曾名瓜州。古代称“敦”即为“大”,“煌”即为“圣”,这个既大又圣的敦煌便聚集了丝绸之路的苍凉和璀璨。
到了敦煌,几乎所有人都会想到莫高窟。这里曾经是一个荒凉的戈壁小城,但由于信众的执着,岩壁上就出现了莫高窟。没来这里之前,我一直在想象。想象着王道士发现却没能完好保护的藏经洞;想象着曼舒广袖的飞天在飘带与衣裙中凌空上演的爱情传说;想象着狂沙中的孤烟落日以及风中飘零的驼铃声;想象着散落在拈花微笑的大佛肩头纷飞的凌乱花瓣。
莫高窟建于鸣沙山的岩壁之上
从敦煌市一路到莫高窟,沿途仅是荒漠戈壁,与此前去的麦积山石窟简直是天壤之别,甚至为了让莫高窟避免潮湿,人为将流经附近的一条河流截断,使得莫高窟外唯一的水源也变成了龟裂的河床。
莫高窟俗称千佛洞,位于敦煌市东南25公里的鸣沙山东麓,创建于前秦,一直到清朝都有修葺和重建,是当今世界规模最大、内容最丰富、艺术最精湛、保存最完整的的佛教石窟寺。
莫高窟北窟多是空的空穴,古时用于住宿或藏经
莫高窟得到的赞美已数不胜数,但在我的眼中,其与一个城市命运相连、休戚与共的关系,在国内是非常罕见的。如果说古都西安正在修建新房以仿古,那么敦煌在这方面则有更深的执着。在这里,几乎还都保留这过去的风貌,就连在这里新建宾馆、酒店的商人,也被这样的历史氛围影响着,古堡式的外观,仿古的内装潢,进入其中,街边路灯也都是著名的“飞天”形象,这一切交织起来,让人产生一种恍若隔世的感觉。甚至在敦煌城市中心有一个城市标志雕塑,便是著名的反弹琵琶,这尊飞天雕塑,体态丰腴,琵琶置于背后,飘飘欲仙,每天迎来送往,见证着敦煌城的时代变迁。
而紧挨着敦煌市的鸣沙山和月牙泉,更是给这座城市增添了一份神秘。尤其是每当日出和日落,从市内南望,即可望见被阳光染得金黄的沙丘,让这座本已古色古香的沙洲更加有种荒凉的吸引力。
这个荒凉,神秘的地域,留给人的是一段不掺杂任何欲望的浪漫,如一段悠远的风铃声,于风中叮叮咚咚地淡入淡出,蜿蜒划过青葱岁月,走过岁岁年年。不变的,是梦中永恒的漫天黄沙,沙的尽头,有飞天摇曳地飘过。
5月16日,第二届歌诗图跨界之旅进入第9日,车队明日将进入新疆,奔赴哈密。
作者:凤凰网高巍 转载请注明出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