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1992年到2012年,碧桂园沐浴国家改革春风,在创始人杨国强先生领导下,一路走过20年。二十年来,碧桂园积极推动各区域城市化进程及贡献国家建设的同时,始终坚持“希望社会因我们的存在而变得更加美好”的企业使命,通过提供技能培训、拓展就业机会等“造血式扶贫”,以及联合企业员工、全国业主、合作商方等开展志愿者服务等活动方式,传递“感恩、责任、幸福”的二十年公益理念。历年来,碧桂园为教育、扶贫、医疗、赈灾等公益事业捐款超17亿元。

记录片:国华纪念中学十周年>>

杨国强简介

杨国强,碧桂园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,广东省政协常委。1992年,开发顺德碧桂园。2011年,碧桂园荣列福布斯“亚太上市公司五十强”。杨国强先生一直坚持“对人好,对社会好”的理念致力公益慈善事业,曾两度获得“中华慈善奖”,受到国家主席胡锦涛亲自接见。

碧桂园集团简介

碧桂园成立于1992年,2007年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,是国内著名的综合性房地产开发企业十强之一,是中国房地产业内最早的两家驰名商标企业之一。公司以房地产为主营业务,属下机构涉及房地产开发的各个环节,并涵盖建筑、装修、物业发展、物业管理、酒店开发及管理等多个行业。企业使命是“希望社会因我们的存在而变得更加美好”。

国华纪念中学:知识改变命运

  广东国华纪念中学是由碧桂园创始人杨国强先生于2002年创办的一所纯慈善、全免费私立学校。该校站在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培育卓越人才的时代高度,面向全国招收成绩优异、身体健康、素质超群的贫困学生,以“知识改变命运”为办学宗旨,提供优越的生活和学习条件,一直资助到完成学业。

仲明助学金:特殊的道义契约

  仲明助学金由杨国强于1997年出资创立,向广东部分高校家庭经济困难的优秀学生提供资助,截至2011年,此项公益活动已经坚持了14年,捐出善款1900万元,多达6446名大学生受益。

国华学者基金:重奖突出贡献教授

   2007年,杨国强先生捐赠清华、北大共6000万设立"国华杰出学者奖基金",捐赠中山大学3000万元设立"中山大学国华讲座教授基金",用以吸引优秀教学科研人才,促进学术研究。

震后异地复课:重建能等,教育不能等

   5.12汶川地震当月,碧桂园上下捐款超过5000万元;杨国强在得知汶川数以万计师生因校舍毁坏无处安身复课时表示“重建能等,教育不能等!”出资接收汶川桑坪中学约1500名师生到旗下学校复课1年。这是建国以来初级中学整建制跨省异地复课的第一例。

“十亿叔”杨国强风行微博

  杨国强:今后10年,我和女儿杨惠妍打算再拿10亿元,每年1个亿,专门用于扶贫。

  

  汪洋:你的话虽然很短,但很值钱!扶贫开发‘双到’工作就是要动员全社会力量奉献爱心,实现共同富裕。

投身公益 扶贫更重“扶志”

  在2010年首届“广东扶贫济困日”上,碧桂园及其创始人杨国强捐款2亿元。并把英德市西牛镇树山村作为一个广东北部山区扶贫试点,集中资源投入到整村扶贫、系统扶贫上,来改变粤北贫困村落落后的整体状况。

树山村:绿色产业扶贫

  广东省主要领导视察碧桂园树山村扶贫点时说:“以杨国强先生为代表的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,通过勤劳富裕之后,没有忘记穷兄弟,拿出钱帮助大家致富。应该感谢这样的人,希望更多的企业家向他学习。”[详细]

下帅乡:帮扶民族地区

  碧桂园帮扶广东怀集下帅乡打造全省少数民族地区示范点。现已开展或完成的项目包括农民工培训学校、绿色扶贫、房屋改造、道路硬底化、电网改造、饮水工程、医疗保险等。[详细]

梯面镇:打造客家旅游名镇

  2011年起,碧桂园4年投入2.1亿元用于花都梯面镇扶贫工程,帮助花都梯面镇打造客家风情旅游名镇。目前在花都梯面镇已按计划完成幼儿园改造工程、敬老院扩建工程、入口公园标志塔、一河两岸改造工程、风情街改造工程以及梯面中学教师学生宿舍楼新建工程等帮扶工程。[详细]

水头镇:全民技能提升计划

  通过帮扶,让水头镇适龄劳动力参加职业技能培训,包括进入职业技师、技工类学校学习;参加职业技术类的培训班;聘请农业专家进行种植养殖类指导等等。使农民掌握一技之长,全面提升水头镇人民生活水平,创建幸福水头。

广东碧桂园象棋队

  象棋是一项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智力运动,是中国的国粹;为促进广东省象棋事业发展,碧桂园秉承“希望社会因我们的存在而变得更加美好”的企业理念,予以全力支持。2010年6月碧桂园独家冠名赞助广东省象棋队。
  • 碧桂园志愿者
  • 寻找国华学子
  • 送医送药送健康

碧桂园志愿者协会于2011年11月成立,主要由集团员工、员工家属、业主、碧桂园学校师生、仲明学子、国华纪念中学学子等组成。成立以来,碧桂园志愿者在广东、沈阳、安徽、南京、湖南等地已举办近五十次关爱留守儿童、服务敬老院、环保等志愿服务。